2)69、黄承彦惜才传兵书 蒯子柔讥言难诸葛_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生性淡泊,此地如此幽静,让玄好一番找啊!”

  说话间,几人便一同走到了黄承彦的房中,分宾客就座后,黄承彦看了看诸葛亮,不住点了点头,“不知这位少年是?”

  “哈哈,忘了介绍,这位是故兄诸葛珪之二子诸葛亮,亮儿,还不赶紧拜见黄公!”

  诸葛亮不急不缓拱起双手,对着黄承彦拜了一拜,“诸葛亮拜见黄公!”

  黄承彦捋了捋胡子,笑着点了点头,“令侄虽然年少,却也儒雅有礼,气度不凡,他日必成大器。”

  “黄公过奖了。其实,今日玄来此,是有个不情之请。”诸葛玄犹豫了下,还是直接说了出来。

  “诸葛兄不必多言,从你来此,吾便知晓。听闻吴公新为朝廷册封徐州牧,加振威将军袁氏篡逆,吴公是为汉室讨之,刘景升不该如此不近人情。吾这就去见刘景升,劝他见诸葛兄。到时,成与不成,还要看诸葛兄之唇枪舌剑利害否!”

  听到黄承彦直接应允,诸葛玄喜出望外,“多谢黄兄如此仗义,玄先再次拜谢!”

  “好说好说,不过幸亏诸葛兄还记得来寻我,否则在这襄阳就是呆个几个月未必能见到刘荆州。”

  诸葛玄尴尬地笑了下,“实不相瞒,刘荆州不肯相见,玄心中急切万分,一时未曾想到黄公,只是被我这侄儿提醒,我才到此寻找黄公相助。”

  “哦?”黄承彦有些惊奇地看了看诸葛亮,“令侄年纪轻轻便有此般见识,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依我看令侄绝非池中之物,他日必能青史留名。”

  刚说完,诸葛亮脸上依然波澜不惊,微微欠了欠身子,“黄公,亮平生之愿便是得遇明主,一展胸中抱负,如管子之相齐,乐毅以将燕,太公之立周,子房之兴汉,诚为人生之快事!”

  听完诸葛亮这番话,让黄承彦拍案而起,“好,好,好!闻诸葛贤侄此番豪言壮语,黄某不觉惭愧,今番无以相助,只有先祖留下太公兵法,赠予诸葛贤侄。”

  诸葛玄和诸葛亮俱是一惊,脸色微变,诸葛亮立即问道:“莫不是传闻之中姜太公所著兵书,后经黄石公传于我朝张子房的那卷太公兵法?”

  黄承彦呵呵一笑,“正是!只是老夫无心于此道,倒是小女时常诵读。先祖曾有言:必得当世奇才方能赠此书。今番得遇诸葛贤侄,实在是大慰平生。”

  黄承彦走进内堂,看到一女正在怔怔呆坐着,黄承彦十分不解,问道:“月英何事如此沉思?快将那太公兵法拿出来。”

  “刚刚外面那个叫诸葛亮的真的有父亲说的那般非凡?”

  “月英,诸葛亮之才,确实世所罕见,为父看人不差,他日诸葛亮必能青史留名,流芳千古。”

  黄承彦取了兵书,交给了诸葛亮,又随诸葛叔侄两人一同来到襄阳城。经过黄承彦的活动,刘表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