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章 军功与分田_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章军功与分田

  分田的事情也是终于被落实了下去。

  同样的道理,分田的时候,明军这边也是按照军功的多少为依据进行分的。

  一点军功可以换一亩旱地,两点军功可以换一亩水田,差不多就是这样。

  当然了,依据土地的肥沃程度,上田中田下田各需要多少军功兑换,也会有些许差距。

  而军功核算的时候,则是综合战场上该名士兵所作出的贡献度来进行核算。

  比如说,参加一场战斗,并最终获得胜利,可以得到军功点一点。

  在战场上受伤的,会根据具体伤势的严重程度,获得一点到五点的军功点。

  受伤越重,军功点越多。

  而战死的,则是会一次性发放十点功勋,算是阵亡抚恤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就是战场上的斩获了。

  斩首敌人一级,可以再例外得到一点军功。

  生擒俘虏敌人,则是1.5个军功点。

  若有士兵在战场上能立下先登,陷阵,斩将,夺旗等大功者,会进行例外计算。

  而将领计算军功,则是以底下所有士卒所立下的总军功点为基准,再根据此战我军的伤亡数字,军官在战场上的现场指挥评级来进行分成核算。

  比如说,当我军的伤亡大于斩获时,军官是没有功劳的。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军官非但没有功劳,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己方伤亡过重而被惩处罪责。

  唯有当我军之伤亡小于斩获总数时,军官才能开始计功。

  我军的伤亡数字越小,军官核算比例越高。

  ……

  在明军给底层士兵的分田到位之后,潘大柱专门向上边请了个假,离开了军营,准备要带着自己新娶回家的媳妇,到分给自己的土地的地头上去看看。

  这一日,天不亮潘大柱便早早的起身,离开了军营。

  他回了趟家,接上自己的媳妇,然后马不停蹄往黔江畔赶去。

  因为朱靖垵给底下士兵分的田,基本上都在黔江岸畔,都是上好的水田。

  嗯,这些田原来都是杨家的,杨家被明军抄没后,这些土地理所当然被收缴归公,然后又被朱靖垵当做是军功田给下发给了明军士卒。

  而潘大柱所谓的家,是一座位于金田镇上的青砖瓦房。

  原来这间青砖瓦房的主人是杨家府上的一个管事,后来这管事在乱战中被明军所杀,他的宅子也被明军给抄没了。

  是潘大柱用军功换来,用于安置自己的新媳妇的。

  他一糙汉子能在军中和弟兄们同吃同住,不管怎么说都能凑合过。

  但他媳妇不行!

  是故,潘大柱也只能咬咬牙,用自己大半的军功换了这么一座宅子。

  剩下的那部分军功,则是被兑换成了黔江岸边的良田。

  潘大柱带着自己的媳妇来到自家的地头,辨认了一下地头上的

  他伸手指了指面前的一块三亩五分的水浇地,咧嘴笑道。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