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章 历史发展的女性观_女性心理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女性观的演变

  女性观是人们关于女性及女性价值的看法,它反映了人们对待女性的态度、评价和行为意向。人类社会对女性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不同社会历史形态的人们对女性地位作用的认识评价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社会历史变化性。

  原始社会的男女关系是平等的,整个社会非常重视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社会最初的男女关系是平等的、互助的关系,女性受压迫、男女不平等是后来阶级社会的产物。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情况,按照恩格斯采用的摩尔根的划分法,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个时代。原始社会处于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原始社会又分为原始游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游群阶段的男女关系是平等的,无所谓后来出现的婚姻与家庭,那个时期的两性关系处于一种没有辈分等限制的杂交状态,无所谓人类出现婚姻制度后的“夫”和“妻”,也就没有什么“夫权”、“父权”、“男尊女卑”。可见,原始群的人们处在一种原始状况的男女平等、互助关系之中。母系氏族时期的男女关系也是平等的。母系氏族制又叫母权制,它是以母亲血缘为纽带结成的原始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的基本单位。母权制产生于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盛行于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母系氏族时期的男女关系也是平等关系,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受尊重。恩格斯说,此时“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女性在两种生产(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中都占有主要地位。在母系氏族时期,女性不仅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妇女还被选为酋长,领导氏族成员的物品分配,解决氏族的日常事务,在生产技术方面也是佼佼者。同时妇女还要承担繁衍人口、抚育后代的重任,女性在整个社会中受到高度尊重。这种男女平等的女性观体现为:男女在生产中的地位平等,男女在分配中的地位平等,男女在生活中的地位平等,男女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平等,人们尊重女性。这种男女平等是自发的、蒙昧的、原始的,也是人类最初的、时间最长的男女平等时代。这种平等是建立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的,是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都很低下的状况下的男女平等的女性观。

  原始社会末期,进入父系氏族时期,父权制取代了母权制,人类社会最早出现了男女不平等关系。父系氏族产生后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庭形式,即家长制家庭。这是从对偶婚姻向一夫一妻制过渡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这个时期的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