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1【改制!】_大宋泼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裴怀神色略显怪异道:“呃……县长有所不知,邓御夫性薄荣利,厌恶官场,所以一直未曾入仕。而其子邓松虽有意做官,可数次科举落榜,以致心灰意冷,如今只是举人。微臣也曾为其向赵宋举荐,但最终都无下文。”

  可以,这很符合宋徽宗的一贯人设。

  韩桢大喜过望,吩咐道:“此事便交予你了,若能将他劝来为我所用,记你一功!”

  这个时代农夫有千千万万,但农学大家,还真没几个。

  因为读书人都一窝蜂的去考取功名了,就算落榜,也会寻个账房、书记的轻快活计,哪里会去种田。

  读书读的好,又喜欢种田,并且还得有种田的天赋,这种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还不赶紧下手?

  “臣定当尽力,不负所望!”

  裴怀心头一喜,拱手应道。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邓松这样的农学家必然有一个自己的社交圈子。

  只要把此人拉来,农学院就能迅速搭建起框架。

  敲定好之后,谢鼎出声道:“关于教育院院长之职,臣想举荐一人。”

  “谁?”

  “此人姓徐名存,字诚叟,师从杨时,为程颐再传弟子。徐存有大才,其所著《六经讲义》与《中庸解》另辟蹊径,发人深省。只因洛学被打压,一直无法入仕,如今在南塘老家设书院讲学,弟子千余人,门生更是遍布福建多地。”

  谢鼎说罢,一众文官议论纷纷,不过大多都秉持着赞同的态度,说明此人确实很有学识,且名望不小。

  而且师承跟脚都站得住,恩师乃是龟山先生杨时,正儿八经的洛学嫡传。

  恰巧,韩桢本就打算想吸引一批洛学与蜀学士子来山东。

  若徐存能来,可谓是一举多得

  念及此处,韩桢问道:“谢尚书可有把握?”

  “臣与徐存还算亲厚,想来应当会卖于臣这个面子。”谢鼎也没敢把话说的太满。

  韩桢点头道:“先试一试,若不行再另寻大儒。”

  处理完文臣的调任之后,韩桢又将目光投向聂东等人。

  兵部,已经从六部中剔除,独立为军部。

  军队也进行了改制,由原先的队、都、营、军之外,增设了旅。

  十二人为一队,十队为一都,十都为一营,五营为一旅,两旅为一军。

  如今算上辅军,他手下将士将近七万人,编为六个军团。

  军部设元帅,下辖左右统制、录事参军,以及六军都统。

  元帅自然是由韩桢亲自担任,兵权哪能交予旁人。

  录事参军,则暂时由史文辉兼任,但有了适合人选,再交卸差事。

  “着令聂东为左统制,魏大为右统制,史文辉兼任录事参军,刘锜、张和、于军、武保、黄凯、罗九为都统。”

  这其中,老九是个另类。

  作为亲卫,也被升任了都统,虽统御一军,实际人数却只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