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9【要打仗了?】_大宋泼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泼皮正文卷0439【要打仗了?】时间匆匆而过,一晃步入了十月。

  十月初二。

  北方的百姓开始准备秋收。

  虽然齐国早在夏收之前,就在全境推行了摊丁入亩,并免除了诸多苛捐杂税,可百姓们手中依旧没有闲钱。

  夏收的粮食除了交税之外,剩余的得留着,用以过冬和作为来年的种子。

  古时种地,种子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一亩地,往往需要一到两斗的种子。

  而秋收的粮食,一部分要作为储备粮,留待到夏收之前吃,另一部分才是可支配的钱财。

  北方毕竟不如南方,按照人均二十亩地来算,哪怕掌握了轮种法,秋收也只有一茬大豆或高梁,最多收个三四石而已。

  按照如今的粮价,折算下来一石不过才一贯多钱。

  扣除来年的种子和储备粮,以及农具损耗等成本,最终能有两贯钱落在百姓手中。

  注意,以上还是一整年风调雨顺的情况。

  一旦遇到天灾兵祸,别说两贯余钱了,能保证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这还是齐国治下,推行摊丁入亩以及轻徭薄赋后的百姓收入。

  可想而知,在此之前赵宋治下的山东、河北等地百姓过的有多凄惨。

  赵宋是富庶的,东京城是繁华的,但这些跟底层的贫苦百姓,没有一毛钱关系。

  举一国之力,供养一城,焉能不繁华?

  【老小丰年来就南,南人丰年无自食。】

  这可不是韩桢说的,而是出自王安石的《河北民》一诗。

  随着秋收将至,最忙的并非是各地官吏,而是督察处。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是督察处官员冲业绩的好时机。

  督察处官员想升官,就必须抓贪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条规定一出,就注定了督察处与其他官员处在对立面,且没有任何调和的可能。

  这位同僚,借你脑袋一用!

  正因如此,文武百官偷偷给督察处的官员,取了个外号。

  疯狗!

  逮谁咬谁。

  所有人都知道,督察处是官家手中的一把剑,用来制衡他们,但却没人敢心怀怨望。

  惧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官家也确实在从其他方面给他们补偿。

  除开俸禄之外,年底分红也能让他们过得滋润。

  陈福是真定府西曹古铺的农户。

  此地因与金国的蔚州接壤,饱受战乱,所以百姓并不多,只有不到一百户。

  人虽少,可农户却没几亩地。

  地呢?

  都被西城所弄走了。

  西城所全称是城西括田所,乃大太监杨戬设立,专门抄没没有田契的田产。

  听上去似乎很合理,实则河北饱受战乱和黄河水患,许多百姓的土地是辗转转让,或为开垦荒地而来,哪里能拿得出田契,等同于明抢。

  起初杨戬在时,吃相还没那么难看,收归的田产,继续由百姓耕种,所得收入与百姓五五分,等于将大批百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