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九章 城中见闻_福运小农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赵福祥四人从启翔楼离开时,已是许久之后。

  田青山亲自送几人从启翔楼正门离开,笑容满面,心情极好。

  对赵福祥说出来的话更是奉为真言。

  “赵叔,明日辰时,我在这里等您。”

  考虑到赵福祥的年纪以及从上哇村到长乐县的距离,田青山特意回禀了自家掌柜,将卯时三刻调到了辰时,就为了让赵福祥来时更轻松些儿。

  对田青山所做之事,赵福祥心中自然感动,思及此,与其交谈之间更加用心。

  双方之间的称呼再三变换,私底下,两人更以更加亲密的叔侄关系相称。

  “青山侄儿,就到这里,不必多送。”

  “赵叔,出门在外,更要多加保重才是。”

  “青山侄儿,你也是……”

  赵善林扶赵福祥坐上牛车,又对站在一旁的田青山拱手,跟着他拉起牛头的绳索,牵着黄牛,融进周围过往的人流之中。

  身后的启翔楼慢慢的消失在几人的视野之中。

  赵善林引着牛车,回头看了眼靠在车辕上的赵福祥,“爹,要回去吗?”

  “不回,昨晚说的事,总要多做些儿准备。”

  “你这样,先去前头的布庄瞧瞧,再去粮铺转转。”

  “今儿结的早,正好有空打探打探如今城里的情况。”

  毕竟县衙就在城里,真有什么消息,也会先从县城传出风声。

  赵福祥早在启翔楼时,言语间便简单的试探过田青山,只不过对方表现的毫无知觉,无法,他只好先将这件事岔过去。

  增加赋税若是真的,且城中还没有消息,那就只能说明,这件事是真的的可能性很大。

  思及此,赵福祥眼神闪了闪。

  看来,他们这次不能像往常那样,随意应付了。

  ………

  牛车平稳,拉着一行几人走在这条宽敞青石板路之上,缓缓的朝着前方走去。

  渐渐的,原本心思沉重的四人都慢慢的放松下来,被周围热闹的叫卖声勾了大半儿心神。

  街边两旁,布满了各色样式的小铺。

  四人转着脑袋,望向周围,看的目不暇接。

  小食铺,干果铺,杂货铺,粮油铺,布庄,绣坊,客栈,绸缎铺,酒楼,钱庄……

  小铺与小铺相接,周围到处都是来往的行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儿挑着扁担或背着竹筐停在街道两边叫卖的小贩,他们没有固定的地方,通常都是走到哪里卖到哪里。

  上哇村就时常有这样的小贩过来,这些儿人被叫做卖货郎,虽然走街串巷累的慌,但收入不少,他们上哇村就有人家的闺女嫁给了卖货郎,如今就在城中生活。

  四人从启翔楼出来时,喝了一锅鱼汤,此时倒不怎么饿。

  不过看着那些儿冒着热气的包子,馒头,窝头……赵善林几人还是心思微动,虽然他们吃饱了,可家里的婆娘和孩子却还没吃呢。

  且他们今儿卖鱼卖的好,多赚了不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