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鸿章出使欧美11_雪淞散文随笔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侨巨商为李鸿章在唐人街设公宴,表示热烈欢迎。李鸿章出门登车时,车门迅速关闭,轧伤指甲,血流如注,痛不可忍。李经方叫来医生,用药棉布裹住伤口,流血方渐止。

  随员们劝他回宾馆休息、养伤,不要到场。李鸿章说:“来到这里很不容易,不能使侨民们失望,我一定要去。”

  唐人街的侨民们,听说李中堂来看望他们,家家户户都挂起国旗,夜晚点起灯笼,小学生们手中摇着小旗,排队夹道欢迎。甚至有很多美国人,特地从外地赶到这里,来瞻仰中国特使的威仪和风采。

  李鸿章远远就望见了一座高大的中国式牌坊,匾额上大书“唐人街”三字。

  出洋数月来,李鸿章极少见到汉字,因不识英文,生活起居全仗李经方、罗丰禄代为翻译、指引,不免觉得颇有拘束。虽说每日山珍海味,出走于上流社会之中,终不能自由行动。到了唐人街,他才有了回到家的感觉。

  华商五十多人集资精制一尊银瓶送给李鸿章,略表对祖国使者的一片心意。

  宴后,在杨儒的陪同下,李鸿章一行来到中国驻美使馆,看望驻美使馆人员。

  李鸿章在大厅内驻足,看到正面墙上是装裱起来的李鸿章手书的七言长诗。几年前,杨儒赴美驻节,行前到保定直隶总督府向李相告辞李鸿章赠给他手书诗词:

  子通世仁弟大人雅鉴:

  故交忽万里,輶车莅远盟。

  幽人重离别,握手送征行。

  晚霞浮极溥,落影照长亭。

  拂雾扬龙节,乘风溯鸟旌。

  楚山百重映,吴江万仞清。

  夏云楼阁起,秋涛帷盖生。

  陆侯持宝剑,终子系长缨。

  前修亦何远,君其勋会名。

  李鸿章与使馆人员一一握手,合影留念。

  五

  经过十多天的航行,轮船驶向日本近海的时候,几只海鸥翱翔于船侧,一群日本青年在舱中谈笑嬉闹。

  李鸿章来到甲板,迎着海风,眺望前途,想起一年前的马关奇耻和洋鬼子的狞笑,伊藤博文的咆哮声:“今日之事无他,仅‘割’与‘不割’两个字”犹在耳边聒噪,不禁悲从中来,默默吟道:

  万顷波涛离海滩,

  天风浩荡白鸥闲。

  舟人哪识伤心处,

  遥指前程是马关。

  日本人知道是李鸿章过境,并在横滨换船,已在岸上为他设好供品行馆,准备用上宾之礼接待。

  李鸿章对日本仇恨至极。在历史上,中国以文化输入日本,而现在日本以怨报德,用枪炮子弹来作答礼,这个一衣带水的恶邻,太凶残了,太狠毒了;这个新兴的日倭帝国,其野蛮性、残暴性大大超过了所有的老牌帝国。他发誓今生不再登日本国土。随员万般劝解,他执意不从,就在船中歇宿。夜半时分,狂风大作,船体颠簸,把李鸿章折腾得一夜未能成眠。

  第二天上午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