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始皇的生涯和事业12_雪淞散文随笔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巧计灭赵(1)

  灭掉韩国后,秦王赢政马上考虑拿下下一个目标——赵国。

  赵国在二百余年的历史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道路。赵无恤为赵国开创了较为盛大的基业。不久由于魏国的崛起,赵国转入相对弱势,其东北近地中山被魏国攻取,后来邯郸受魏将庞涓围攻,赵不得不求庇于齐,这都是赵势力变弱的证据。魏国势力衰弱后,秦国在西方崛起,故赵国始终没有争取到大发展的机会。战国中期的赵雍可称赵国中兴君主,他以极大的胆识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成效显著,北拓疆土,并制定了吞并秦国的计划,可惜“沙丘之变”使宏图化为泡影,赵国的积弱之势终未彻底扭转。蔺相如、廉颇辅政时期,凭借他们在外交、军事上的过人之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使赵成为受秦祸较小的国家。赵胜辅政时,由于战略方针的失误而引发了与秦国的直接争战。纸上谈兵的赵括被误用为军事统帅,使赵在长平之战一败涂地,赵国至此日渐衰落。

  公元前232年,赵国发生大地震,许多房屋震坍了,地面震裂开宽一百三十步的深沟,人民死伤惨重,还有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第二年赵国又发生大灾荒,庄稼颗粒无收,到处都是饥饿的难民。

  “天助我也!这是进攻赵国的最好时机。”秦王盯着赵国的地图想。

  在上朝时,秦王宣布了他经过沉思的命令:

  “现在是进攻赵国的最好时机,我们要迈出统一中国的第二步。孤王命令大将王翦率领大军进攻赵国的井陉地区;大将杨端和率领所部进攻赵国的首都邯郸。”

  众位大臣和将军摩拳擦掌,兴奋不已,纷纷发言,表示支持秦王的战略,并提出一些补充意见。

  国尉尉缭这时进谏:

  “大王,赵国不比韩国,兵力要强得多,而且有两位能征善战的将军。一位是老将廉颇,他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且性情刚烈,英勇无比。还有一位是李牧,他年富力强,很有谋略。过去我军也曾与这两位将军多次交战,虽然也取胜过,但也吃过不亏。此次进军赵国,应该对这两个人多加考虑。”

  秦王点头:“国尉说得很对,孤王也是担心这两个人。国尉有什么好的办法制服这两个人?”

  “臣认为对这两员猛将,只宜智取,不宜强攻。”

  秦王又点头:“爱卿说得好,按照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这样可以减少伤亡,或是没有伤亡。那么爱卿有什么具体办法吗?”

  尉缭说出了心中深思熟虑的想法:“臣认为应该对他们行使离间计。”

  “离间计?好。你详细谈一谈。”秦王非常感兴趣。

  “臣认为应立即派密探去赵国剌探情况,再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有效可行的离间计。”

  “好,立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