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册封大唐国师_聊斋:书生当拔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试的雏形。

  大唐创建之后,科举越发成熟,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周羽根据历代科举的利弊,讲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也就是后来比较成熟且完善的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不过,对于考试的内容,周羽也提出自己的观点,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养成学生读死书的习惯,必须要理论结合实践。

  明清两代,就是因为八股文的盛行,导致读书人变得迂腐,甚至是丢失了血性。

  因为时间的关系,周羽所说的内容大多点到为止,唐王听的那叫一个欲罢不能。

  于是乎,盛情相邀周羽入宫,说要好好交流一番。

  这一聊起来,唐王更是觉得受益无穷,专程找人在旁记录,将周羽所说的话全部记录下来,以便回过头来慢慢研究。

  同时还找来一些朝中重臣,皇子等等前来听讲。

  数日后,唐王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册封周羽为大唐国师。

  对此,周羽倒也没有拒绝,毕竟国师并非实职,不需要像普通朝臣那样上朝,处理公务什么的。

  唐王与之商议过,周羽时不时入宫,与他谈谈国事。

  还有国子监那边也挂了一个虚职,有空闲时去国子监给一众学生讲课。

  如此一来,周羽一时间名声大振。

  吴咏川作为他收下的第一个门生,自然也很风光。

  当然,他也很争气,凭着自己的努力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举了功名。

  之后经周羽举荐,留在国子监担任助教,这也算是出头了,虽说只是七品官,但能留在国子监乃是读书人的一种荣耀。

  而且,这只是刚刚开始,以后有的是机会升迁。

  ……

  且说另一边,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路前行,又历经几次劫难,来到了流沙河。

  流沙河乃是个凶险之地,号称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河中有一妖,名叫沙僧。

  沙僧原为天宫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不小心打破了一件宝物,被贬下凡间。

  说白了,这就是故意要贬他的,要不然怎么凑齐师徒四人组?

  唐僧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边,少不得与沙僧大战了一番,后来又少不得观音出面,就这样,唐僧又收了一个弟子,起了个法号:悟净。

  悟空、悟能、悟净,齐活了。

  这一天,师徒一行路经五庄观。虽说是观,但唐僧见其气势不凡,便提出前去拜一拜,顺便借个宿。

  进入山门,一对童子迎了出来,自称清风、明月。

  一看这对童子的样子就很骄傲,看着唐僧四人的模样,也颇有一种优越感。

  不过,倒也没有拒之门外,迎进了大殿。

  一进大殿,唐僧准备拜拜神像,结果一看大殿里空荡荡的,竟然没有神像,只悬挂着“天地”二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