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第一次经理级会议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年头,确实只能当一个个体户。

  要想赚钱,还得开公司,但对外,不能这么叫,还得叫个体户。

  再过一年,1980年8月,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应当鼓励和扶持城镇个体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这是最早允许个体经济发展的会议。

  这就是中发(1980)64号文件。

  当年10月23日,在北平西北的中关村,一个曾去过美国硅谷的中科院研究员陈椿光,和几个人在中关村一个无人问津的破仓库里,办起第一个民营科技机构,当时还没有民营科技企业这一说法。

  于是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诞生了。

  这个以学会名义举办的服务部,后来,成就了中关村,成就了北平的民营科技企业,成就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中关村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在1979年,林晓光暂时不能堂堂正正的打出公司的招牌,只能以个体户的名义进行。

  但个体户有一个缺点,老板是老板,员工是员工,不能做大做强,人数超过八个人,就危险了,前有“鱼塘风波”陈志雄,后有“傻子瓜子”年广久。

  他不敢以身执法。

  但也没办法,个体户局限性太强,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开公司。

  公司和个体户的区别,就在于团体和个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将来一旦遇到什么事,,他是完全责任人,首当其冲。

  开股份制公司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承担职责,遇到什么事,股东一起扛。

  林晓光要扛,郭红兵这个大院子弟也不例外。

  拿了股份和钱,就不能坐视不理,作为利益共同体,大家在执法机构面前是一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出了事,你也落不了好。

  林晓光没想过吃独食,一个人是赚不完所有钱的,他要把更多的人拉下水,组成利益共同体。

  很可惜,这三个小子,拿不出钱来。

  不过他也不是没办法。

  林晓光笑笑,看向三人:“你们真不要股份?”

  三人齐刷刷摇头。

  “北平有数百所学校,八百多万人口,数十万小学生,男女对半分,也有近五十万男生,五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花一毛钱买咱们的画片,就有十万人,就是一万块。”

  林晓光笑道:“一万块,你们真不动心?”

  三人具是眼前一亮,说不动心是假的,可他们有自知之明,凭什么拿这一万块?

  “一万块,能买五六十辆自行车,二十五台电视机,拴一台电话,北平烤鸭吃一年,老莫吃半年,想想,带一个妹子天天吃西餐,你们真不动心?”林晓光继续引诱。

  几人吞了下口水,郭红兵也有些眼热。

  还是蒋学武按捺不住,说道:“可没这道理啊?就算我们动心,这钱也是小光哥你拿大头啊。”

  “对啊,小光哥你拿大头,我们拿一点点,去老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