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逆流成河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送走何举人,杨炯陷入了沉思,特别是举人讲的正朔一词让他触动很大。/p

  p即使灵魂来自后世,但对这个时代和这个王朝,杨炯并无恶感。后世对明朝的评价比较复杂,加之之后又是异族统治,导致这个王朝被黑得厉害。就像明太祖,明明是一枚大帅哥,然而流传后世的画像却是奇丑无比。/p

  p想到这里,杨炯忍不住呵呵一笑。尼玛,太祖是一枚妥妥的屌丝,也就是他自称的“淮右布衣”,若不是长得又高又帅,凭啥娶到上司的白富美女儿?用脚拇指也能想到,辫子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p

  p然而,明朝的得国之正,既是历史荣誉,也是历史包袱,致使很多对外政策缺乏权谋和灵活。终明一朝,基本上都在与异族打仗。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极大消耗了国力。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有血性的王朝!/p

  p因为有这种心态,杨炯对朝廷,对官府并无苦大仇深的感觉。哪怕落草为寇,也不过自嘲一番——命苦不要怪父母,点背不能怪社会!然后,世事就是这般无奈,如今自己却要成为这个王朝的维稳对象。杨炯感觉很委屈,很无辜!/p

  p……/p

  p第二天,杨炯把闫知县和刘师爷找来,开口就问,“全县哪些村子最穷?穷得吃不起饭的那种。”/p

  p闫知县和师爷面面相觑,拿不准杨炯想干什么,不过也如实回答,语气却是带有鄙视,“哪里最穷不知道,不过,穷得吃不起饭的村子,到处都是!”/p

  p杨炯一拍桌子,吼道,“你们胆敢敷衍我,小心你们的狗头!”对付老油条,杨炯觉得,就得吓吓,不能给好脸色。/p

  p两人立马老实起来,收起了鄙视的情绪,陪着小心给杨炯解释。衡山县境内有山有水,山是衡山,水是湘江,多山地和丘陵,耕种多有不便,老百姓日子过得比较苦。不过,北接长沙府,南连衡阳府城,算得上是联通南北的通衢要道,因此来往客商比较多,府城、县城里的商贸都是比较发达的。/p

  p听了闫知县和师爷解释,好像是那么回事。不过,看到闫知县圆滚滚的身材,差不多眯成一条缝的小眼睛,杨炯便问道,“你们说的这么可怜,书房里的那些书画古玩,那又是怎么回事?”/p

  p闫知县一脸无辜回道,“老百姓穷,不是说当官的就得跟着穷呀!这可是两码事!”/p

  p杨炯盯着闫知县,“那你说说,怎么个两码事?”/p

  p面对杨炯这样的官场白痴,闫知县也只得免费给他扫个盲,“老百姓穷,那是他们只能靠种地为生。一般的老百姓能有多少地?地都是地主家的,有功名的和当官的!在这个地方当官,其实也不靠老百姓那点税,他们才能交多少?也就吏员和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