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送信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杨炯的劝解,让秦光磊顿生知己之感。不过,几天后,秦公子又开始愤然了。/p

  p你梅姑为了标榜清高无暇,就敢委屈本公子?“山南有佳人”,这么妙手偶得的佳句,就跟着蒙尘了?这简直是士林之耻呀!/p

  p恼火梅姑的自我标榜,恼火柳秀才的恬不知耻,秦大公子产生了强烈的报复情绪:本公子不但会写诗,还会教诗哩!秦光磊决定了,要打脸,还要打得漂亮!/p

  p于是,秦光磊把眼光盯上了杨炯。这个护院不错,用的顺手,说的话也中听,算是个可造之才,不如就教他写诗吧。等我把家里的护院都教会写诗了,看你们还怎么说,哈哈!/p

  p一段时间的接触,杨炯对秦光磊不反感。说到底,这是个心地比较单纯善良的纨绔子弟,而且纨绔气息也不是很明显。没有秦光磊,也就没有这段轻松快活的护院生活。不过当听说秦光磊要教他写诗,杨炯半天没反应过来。尼玛,这什么节奏?/p

  p前世的工作经验告诉杨炯,不管是上司还是老板,最最喜欢的还是听话的。人才容易碰壁,奴才横行天下!现在秦府混饭吃,听大公子的话没有坏处,就当哄老板开心嘛。/p

  p于是,每天秦公子吃过早饭后,都让杨炯到他书房去学诗。去了几天后,杨炯品过味来了。这哪是什么学诗,就是陪聊嘛。每天一去秦大公子那,照例先是教杨炯读一首诗,然后他就扯开了,先是谈朝政得失,接着谈生平抱负,根本就停不下来。杨炯只需要配合着倾听就够了,用崇拜的眼神看着秦公子,谈到**处,频频点头称是,让谈话的节奏更顺畅。/p

  p在秦公子激烈的言辞中,杨炯仿佛看到了一位忧国忧民、心系苍生、心怀天下的士大夫。不愧是官宦子弟,不愧是举人文凭,秦光磊的见识不差,看问题、想问题还是比较有道理的。比如,秦大公子就指出,当前朝廷两面作战,一边要抵御东虏,一边还要剿灭流寇,而且还剿抚不定,这就很危险。在秦公子看来,只要能守住山海关一线,东虏就难以有大作为,倒是流寇为祸非浅,袭扰一地,必定会胁裹更多的人马,就像滚雪球一样,最终难以收拾。/p

  p心里默默点了个赞,不过杨炯的经验和体会是:如果说了不算,那就不说;说了不算却还要说,实在没有价值。不过杨炯倒是也没有瞧不起秦公子,有见识、有情怀总是好的嘛!/p

  p于是,杨炯就像个乖乖学生一般,认真听讲,时不时捧上几句,这就是对有情怀的老师最好的肯定与回报。/p

  p另外,学诗自然需要写字。杨炯第一次接触了古代的书法教学。看着秦大公子的毛笔龙蛇飞走,纸上便呈现出后世学书法用的碑帖。这次,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