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章:教育问题_养成一个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还需要别人帮忙?”

  “您要知道一个人的记忆力是有限,且不算我从学堂结业已经多久了,光是从我来到大唐之时开始算起这就已经是六年了。”一说到这个姜云明也很无力,这也不是他愿意的啊。

  李世民很想反驳,但是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六年啊,您还能记得六年前您做过的所有事吗?很多东西都遗忘了吧?”这里面肯定是有他自身的原因在,但是更多的还是不可抗力的因素。

  “但是这些东西你怎么能忘!?”李世民有些急了,姜云明会的那些东西在他看来都是超神级的技能,如今却说忘了,这怎么能让他不着急?

  “这不一样的,就比如说您如果在学堂上学的是怎么耕田……”

  “谁上学堂去学耕田!”

  “我是假设!假设!”姜云明叹了口气,这沟通太费劲了。“比如说您在学堂上学的是耕田,但是您在学堂结业了之后却去打铁了,在打了几十年铁之后您还能记得在学堂上学的那些吗?”

  虽然这个比喻很可笑,但是李世民多少是懂了。

  或许李世民懂了,但是这个比喻并不是很恰当,因为除了遗忘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大唐需要的东西在后世看来都太基础了,基础到都是常识性的问题,基础到姜云明如果不是碰到的话都不一定能想得起来。

  如果你在长安大街上随便拉个人问他怎么样用纸盒子把水烧开他肯定会骂你一句神经病,但是如果是在后世的话基本上是个人就能回答你。

  燃点和沸点嘛,谁不知道?但是大唐人不知道啊!

  一年半载的都是姜云明往少了说的,一个从学校毕业的普通人如果在不查阅任何资料的前提下编写一套小学到中学的教材有多难?里面的知识对于一个有大学文凭的人来说并不难,但是难的是怎么把那些东西全都想起来啊。

  而且还不是一个学科。

  即便是什么都可以抛弃但是数理化是不可能被抛弃的,这是如今大唐最需要的,而且偏偏是相关人才最少的三个学科。

  而且要编写到什么程度?小学就是启蒙,中学?那虽然能让人们变得不那么无知之外也没什么作用,你指望中学文凭的人在没有任何借鉴和资料的情况下去造内燃机甚至飞机大炮?

  后世的人们只要想学习的话就很简单,哪怕是你毕业多年你也可以报个大专函授或者成人大学之类的,而对于姜云明来说他缺的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有老丈人兜底他也不怕助力不够,他缺的是一套完整的、正确的教材。

  有教材他可以自己当老师,哪怕是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只要能教出几个后世标准的合格人才那就是值得的。

  “你说一年半载,朕给你两年时间,能完成吗?”李世民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姜云明都会些什么他不知道,但是他却知道这些东西如果都被写在了书本上让大唐的子民们学习代表了什么。

  “您想的太美好了,如果顺利的话一年都不用,但是如果不顺利的话可能这辈子也达不到我现在的这个程度。”

  对于这件事姜云明并不乐观,因为现在他想起这事儿来脑子里就蒙圈了,除了一些简单的浮力、重力、动力和二元一次方程之外他还真想不起别的来的。

  之所以想起来的都是这些是因为来到大唐之后他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些,这个时代的人最缺的也是这些。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