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八章:大唐储君_养成一个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做出这个决定。

  但是没必要,对于李承乾,姜云明多少还是放心一些的,更何况长孙无忌以及大唐的三相还在长安城辅佐他。

  或许是了解,也或许是事情必定会朝着这方面发展,在长安城内,按理说在遇到此等内忧外患的情形时长安应该是有些慌乱的,然而此时的长安城却和平日里没什么两样。

  百姓们不是傻子,他们虽然不懂的什么审时度势和政治思想,但他们却会以己度人。

  自己都不愿意去反抗大唐,别人怎么会?有新粮吃有棉衣穿甚至时不时地还能吃上一顿肉,这样的生活不好吗?非得要揭竿而起反抗大唐的统治?

  虽然百姓们也想让自己的生活更进一步,但他们又不是傻子,这样的大唐怎么去打?

  所以在面对荥阳郑氏的所谓起义时,开封的百姓们自发的开始搬离。

  说搬离不太恰当,因为这些百姓们并不是举家搬迁,只是把人和牛带走了,田地和除牛以外的牲畜都留了下来。

  他们并不想卷入荥阳郑氏的“起义”里来。

  开封是荥阳郑氏的发源地,早在汉时他们的祖先就从此地发家,然而现如今他们祖地的百姓们都不支持他们。

  长安城,皇宫,东宫。

  虽然是监国,但李承乾还是太子,所以虽然他要处理政事,但却只能在自己的太子东宫进行,像两仪殿这个之前李世民常用的地方他并不是不能用,只是不用会更好一些。

  “殿下,从开封等地自发撤离的百姓们已经交由各地官府安置,并且严明一切开销都由各地官府支出,不得收取百姓们一分一毫。”

  虽然从官职上来说长孙无忌的官并没有房、杜、魏三人来得大,但他却是站在了下首的位置上。

  “嗯,先前父皇和高远都曾告诫过孤百姓才是大唐的根基。现如今百姓们如此信任我们大唐,我们切不可寒了他们的心,只是要辛苦舅舅了。”

  “殿下哪里的话,为人臣子的本分罢了。”

  “魏相,在这等问题上您是最清楚的,接下来可能还是要麻烦魏相了。”

  “殿下言重了,臣自当竭尽全力。”

  “眼下荥阳郑氏周围的隔离疏远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但开封虽然是郑氏的老巢,可他们纠集起的民众基本都是播州、曲州等地的少数部族,所以孤想亲自去请药师公来主持。”

  “殿下所言甚是。”长孙无忌四人齐齐躬身。

  这不是客套和恭维,而是出自真心实意的。在李世民御驾亲征的这段时间内,李承乾监国虽然不是特别出彩,但却也算得上是中规中矩。

  皇帝还在,作为太子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很让大臣们满意了。

  而如今在面对内乱上更是能毫不慌乱的做出准确的判断,更是能放下架子准备亲自去请那位大唐的军神李靖出山,作为皇帝或许还不够,但作为储君,李承乾已经算的上是合格了。

  “呼~”李承乾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作为储君,他早就已经开始在李世民的准许下开始接触政务这一块儿了,但真正的面对上战争,这还是第一次。

  而且还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战争,他这位太子首次监国,一上来遇到的就是大唐出征之时的内乱。

  虽然此时的大唐已经在民心这一方面扎稳了根基,但毕竟是内忧外患,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