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九七节 那是过去的风声_他从末世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哥城呈正方形,由城墙和护城河保护,城墙高8米,整个城市有5道城门,除了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处各开有城门外,在东门的北面还开了一座胜利之门,城门都是塔形结构,每个塔身上都有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以慈悲的眼神检阅进入城内的每一个人。

  城墙外就是护城河,城门外各有架有一座桥,连接城里城外,每座桥采用印度教的神话故事,两边各有27尊米高的跪坐石雕半身像排成一列,一边象征神灵,一边象征恶魔,双方进行激烈的角力”。

  巴戎寺共分三层,下两层为正方形,外侧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顶层为圆形,树立佛塔。底层浮雕从东门开始顺时针行进,看到的分别是:出征占婆林迦崇拜水战水上生活赢得胜利斗鸡和下棋军队内战大鱼吞羊胜利游行马戏团占婆人洗劫吴哥。

  从外观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筑,最高处是一座涂金的圆形宝塔,它建在两层空心的台基之上。按照宗教意识,这表示天上的佛与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围建起了48座大小不一的宝塔,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中心宝塔。

  每一座宝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阇耶跋摩七世本人,所有来这里朝拜景点内景的臣民都惊奇地发现,原来菩萨就是自己的国王,而这样的国王当然是必须效忠和敬仰的。

  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从王宫征战到市民生活应有尽有。庙宇的建筑结构相当复杂,经多次重修、改建和增建,现在的建筑事实上是由两座不同时代和造型的寺庙叠加而成的,有人曾把它比作“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一座山峰”。

  巴戎寺的外观似乎与吴哥窟很相似,但巴戎寺是佛教寺院。它的整体构成是以传说中佛教最高境界的须弥山为样本的(印度教也有须弥山,其细节与佛教的虽然不同,但基本上可以相互对应)。

  与吴哥窟相似,巴戎寺也建在三层基台上,底层基台尺寸为14o(南北x东西),二层基台尺寸为72(南北x东西)。三层基台为十字形平面,中心为圆形平面的雕刻塔。各层基台的周围有围廊,基台中部和围廊上共有塔49座,形成林立的塔群。

  巴戎寺最著名的是刻在塔身的巨大的四面观音像,象征着当时高棉王国的强盛。巴戎寺的早晨空气清新,气温宜人,不过若是进入内部,则须配备人工采光工具,因为即使在正午。里面也是漆黑一团。

  此景点浮雕壁画甚多且皆有不同之涵义,游客务必倾听导游详细解说,才不至入宝山却空手而归。巴戎寺面向东,大多数人在早上游览,观赏日出,傍晚时分有巴戎寺同样值得一游,在相反的方向观看日落也不错,而且。上午的巴戎寺显得人潮涌动。

  下午可以领略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