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庙算(一)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曹绫、邓国斌等人先后慷慨赴死的时候。一场规模较大的会议正在成都城内召开。

  参会的人员,从皇帝、太子到大司马府主要人员,再到各地方大员,可以说囊括了整个蜀汉的上层人物。

  这场会议的议题就一个:北伐!

  这一年是西元267年,距离上次大战结束已经整整过去了四年。按照关彝上台前“五年内再次发动北伐”的承诺。这一年,即使不发动北伐,至少也该把北伐的动议提出来了——毕竟,十几万大军、将近十万民夫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若不事先用几个月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不可能说走就走的。

  但老实说,以穿越者的本心,是真的不想在这个时候北伐。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是267年。而史书上可是写得清清楚楚:268至270年,关中、陇西持续三年每年都是大旱、蝗灾!

  为什么关彝会把这点小事情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这持续三年的大旱灾,直接催生了凉州大叛乱。

  在历史的本位面上,西元268年至270年,关中、陇西持续大旱。这些地方的羌人、鲜卑人为了生存就开始频繁的劫掠汉人的粮食。一开始这种行为还是分散的、小规模的以及偷偷摸摸的——那年月的汉人强势得很。哪怕汉人内部打了将近一百年的内战,一样可以轻松的把任何一个异族按到地上随意摩擦。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异族虽然迫于生存的压力,但抢起汉人来还算比较克制(主要是怕)。

  但好死不死的是当时的西晋政府派了胡烈去做凉州刺史。这位爷一味强势,只知道高压——人家是活不下去了才开抢的,纯粹的用武力压迫别人不准抢有个屁用?结果,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忍无可忍,率众造反。最终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凉州大叛乱。一段时期之内,整个凉州都彻底脱离了西晋的版图。胡烈、苏愉、牵弘、杨欣等诸多名臣宿将全部战死。后来西晋朝廷没得办法,被迫启用文鸯出兵,才第一次大败秃发树机能,叛乱的鲜卑、羌氐等部族先后二十余万人投降。但战局稍微一好转,文鸯就被迅速冷藏。于是秃发树机能又再次复起。一直到马隆出手,靠着三千五百精锐加扁箱车这种划时代武器,以无敌的姿态西进一千里,也杀了一千里,才把这次叛乱给镇压下去。而这,距离秃发树机能起兵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这场大叛乱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除了给东吴续命了十年之外,还导致自汉武帝以来,无数汉家英雄花了几百年时间才树立起来的对中原周边的异族威慑感明显减弱。最直白的说法是:如果说,陈胜吴广起义是给项羽刘邦暖场。张角三兄弟起义是给曹操、刘备、孙策等人暖场的话。那么秃发树机能就是在给刘渊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