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技的进步_覆清179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说自己没有别的能力,就只会挣些浮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还不如献给义军,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如此,替我家大帅多谢贵东家。”闫祖庚闻言也不再推辞,虽说他一路收缴了不少银两,但要能买下箱子里的东西却是远远不够。

  “小的告辞!”沈复闻言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后随即拱手告退道。

  等沈复快走出房门时,闫祖庚忽然想了起来:“且慢,你说你叫沈复?请问可是苏州长洲人氏?”

  沈复是王之政介绍的研究农事的文人,具体的黎汉明也不了解,毕竟这个时代虽然封建了些,但各种各样的科学家着实有不少,就算他曾经查找过资料,但肯定也记不住那么多。

  不管是与不是,只有对方有研究农事方面的倾向,就只得黎汉明招募过来,大不了慢慢引导便是,总比没人可用、自己瞎捉摸要好得多。

  沈复闻言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转身拱手回道:“回将军,小的正是长洲人。”

  “真是先生?”闫祖庚闻言顿时一喜,连忙拱手道:“听说先生对农事颇有研究,我家大帅想请先生前往遵义一起共事。”

  闫祖庚是军人,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见到对方正是自己要找的人后,便直接开口邀请了。

  他也没想到,此行最重要的两个任务,竟然奇迹般的一并就完成了。

  沈复闻言却是一愣,一时倒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

  闫祖庚见状笑了笑道:“先生不必急于做下决定,我家大帅说,希望先生能好生考虑,我们军政府不会做强人所难之事。”

  “多谢,如此便容某考虑过后再给将军答复。”沈复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闫祖庚点了点头忽然又想起一事,便开口问道:“先生对此地山匠可熟悉?”

  由于井盐生产过程中需要分工协作,故而井、灶、笕中都需有各类专门工匠,如凿井、治井的有山匠,煎盐的有烧盐匠,设卤笕的有笕山匠,安火笕、置火圈的有灶头,运卤的有担水匠,按照专业程度和不同工种取得工资。

  灶头、山匠颇受井主重视,甚至山匠具有招工权,以利井灶生产的正常进行。

  古代制盐工艺中,井盐的生产工艺最为复杂,也最能体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井盐的生产工艺经历过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早在战国末年,秦蜀郡太守李冰就已在成都平原开凿盐井,汲卤煎盐。当时的盐井口径较大,井壁易崩塌,且无任何保护措施,加之深度较浅,只能汲取浅层盐卤。

  北宋中期后,川南地区出现了卓筒井,既一种小口深井,凿井时,使用“一字型”钻头,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

  卓筒井的井径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卓筒井的出现,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