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4章 邀请_重生明星音乐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外花样滑冰强国,大部分花样滑冰选手会常年和舞蹈老师系统学习至少一种舞种(芭蕾是最基础的)。

  系统的舞蹈训练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是学会舞蹈动作,更重要的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肢体,如何用身体讲述故事、表达情绪,如何运用呼吸。国内所谓请舞蹈老师专门为滑冰运动员来上课集训,能做到的只是学会一些动作,压压软开度而已,对于提高肢体控制和表现能力并没什么帮助。

  很多中国选手的节目,只是一个个高难度的跳跃加上跳跃,中间挥手臂而已,pcs分数自然高不了。另外,体能对于表演能力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当然,这其中体力储备也相当重要,一套四分多钟的节目,如果滑到一半体力就已经跟不上,有限的体能都用来保证完成动作了,哪里还顾得上表演。

  舞蹈和表演课只能解决表现力在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是如何理解音乐、体会情绪就不是课程能去取决的了。要求运动员们在十几岁的年龄就能演绎音乐中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体会人物的爱恨情仇是非常艰难的。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和阅历,又如何能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呢?这点和音乐演奏家们其实也是一样,中国的音乐学生出去也往往会被诟病。

  运动员一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训练场为骄傲,常年过着宿舍-食堂-冰场三点一线的生活,还早早脱离了学校,又怎么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很多无法直接从生活中获得的经历都是靠阅读来获得,又有多少中国运动员在训练之余保证了大量的阅读?反观大部分国外的运动员,他们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按部就班地上学,经历了十几岁少年会经历的一切,自然更能体会节目中的情感。

  没有生活做底蕴,滑出的节目自然不好看。很多中国的运动员虽然有很强大的滑行能力和表演**,但节目看上去也只是一个个为跳跃做准备的片段,不管什么音乐滑出来都是同一种风格。

  罗雨这个教练到底和韩冰雪这个小孩子不一样,也跟领导们汇报的也正是她们现在正做出的努力和改变,即便这些不是直属的领导,但都是文化艺术系统的,而且相当有话语权。

  韩冰雪就是新一代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典型,培养她们,并不仅仅是为了拿奖牌。在监督她们做体操训练的同时,加强她们在音乐和舞蹈方面的学习,领悟到音乐和舞蹈的精髓。这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行,中国孩子最缺的就是综合素质的培养,花样滑冰的男单女单双人滑还好,像是冰舞以及艺术体操,在艺术上的要求更高。

  领导们对此也特别有兴趣,像是罗雨教练正在做的,带着队员欣赏音乐会,就是非常不错的培养方式,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老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