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四章 钱惜惜_红楼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洛等四人在楼上也无心闲聊,一楼实在是过于吵闹。

  妙安坊内喧闹的声音掩盖了丝竹之声,风雅意趣顿失。

  也不知过了多久,楼下传来轻哼之声后才重新宁静下来。

  赵诚和古庭给陈洛介绍着楼下的两人,宋轶了解的也不多,和陈洛一般静静的听着。

  李素出自旧党旗下,是户部尚书李津泰的长子。李素如今年龄也不过二十,再加上李津泰晚来得子,也是宠爱非凡。

  毛光贤与李素就比不了了,除了祖上还有些许荣光,但如今门第凋零也只能算的上的寒门之族。

  毛光贤年纪也比李素大上五六岁,至今也未娶。

  现在两人齐聚妙安坊,就是因为今天是妙安坊内花魁出阁之日,而这花魁恰恰是资助毛光贤苦读的女子。

  大夏朝廷虽然在天下各州府内设置了广文馆,以供天下士子习学。

  当年复立伊始之时,也号称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矣。

  但由于这十数年的战争,导致朝廷内耗极大,在太上皇开元皇帝期间名存实亡,这也是开元帝在天下间褒贬不一的原因之一。

  这位太上皇虽然雄才武略直比建立大夏王朝的高祖皇帝,但其文治之上却逊色很少。

  要不是当年皇太子和义忠亲王在朝中苦力支撑,如此穷兵黩武大夏估计也陷入了内乱之中,又何来如今四海靖平的画面。

  而现在这位隆平帝则是太上皇的四子,也是幼子。

  广文馆也从以前的免束脩授学到收取一定的束脩,学校卑陋,食饮疏薄皆需自给的场面。

  私塾学院也再那几年兴起,言希先生的寒山学院也是当年最著名的私塾之一。

  当然广文馆也在近几年才缓解了一些,但是当年无数寒门学子苦无读书之处,毛光贤就是其中之一。

  也是那些年,毛光贤才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妙安坊的这位花魁。

  妙安坊的花魁皆是清倌人出身,但是当花魁的年龄过了二十五岁之后,就不会再赋有花魁之名,妙安坊也会命之出阁。

  在妙安坊内,也只有出阁之日,才能一品花魁之美。

  虽然士人之间也有不少想着“醉倒何妨花底卧,不须红袖来扶我”的浪漫,但是这哪能比得上“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风情。

  妙安坊就会以这次出阁之资,再加上花魁数年的体己钱,允许其不再接待客人并且为自己赎身。

  这也是大多数花魁一生的写照,或为妾室,或在寂寞寒窗中孤寡一生。

  但是也有很多被折磨致死的花魁,在风雪中凄凉凋落。

  妙安坊也允许客人在出阁之资合适的情况下,允许花魁自选,以免花落人亡之景。

  风雅韵事虽有,但又何曾有过多少。

  这一举措也使得妙安坊每三年的出阁花魁得到各方争抢,也是妙安坊的风流谈资,富商勋贵之间更是乐此不疲。

  毕竟比起他们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