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周父教子兵逼临湖_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兵贵神速,我们连夜出发!”

  甘宁和陈矫盯了地图许久,也没有更好的策略,没有什么要说的了,都没有意见。

  当下,便遵照徐宣说的,补给船队,连夜回援临湖。

  而徐宣和王休二人,则领着太史慈留下的两千兵马,留守历阳。

  还有,接手太史慈尚未完全,完成的屯田之事。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跟贾诩接管九江时。

  贾诩提了一嘴:“曹公既然把九江郡交给你们,北方则无需担忧。

  可以后面慢慢招募人马,用新兵防守,而南方孙策才是重中之重!”

  于是,就这样,采纳了贾诩的建议。

  陈武率两千人马,在寿春招募三千新兵,太史慈带着七千八百兵。

  重兵把守南方历阳一代,逐渐扩招到一万。

  屯田之事,太史慈负责南边,王祥和陈武主要负责北面。

  ……

  舒城。

  周家。

  “爹,吴侯大军攻下居巢,来势汹汹,舒县必不可守,我们该何去何从?”

  “公瑾,可有来信,他怎么说?”

  “公瑾说,一切听爹的。”

  “这样啊,那一切照旧,不管不问。”

  “啊?”

  “怎么?很惊讶吗?”

  “爹爹,我们不该帮助吴侯吗?”

  “需要吗?”

  “不需要吗?”

  “儿啊,可知为父为何,不让你和你弟弟跟公瑾一起去江东,投吴侯孙策?

  而选择留在舒城,在这乱世,想要生存下去,就不要轻易站队。

  你们俩不如公瑾才智过人,贸然卷入这些纷乱之中,反而是取祸之道。”

  “为父只希望,你们能平平安安。江东有公瑾兄弟,足够了!

  吴侯孙策,拿下庐江固然好,我们顺势成为他治下之民。

  拿不下,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不轻易涉足,以华乡侯和华亭侯父子二人为人,不会迁怒我们周家。

  这才是我们周家,历经数代总结下来的,长盛不衰的生存之道!”

  在周父教子。

  同时。

  吕范和徐逸二人一合计,想要快速拿下四县,唯有分兵。

  于是,他们又一次分兵。

  由徐逸率五千人马,进击居巢,象征打了一日,居巢长领了五百人,象征抵挡了,第二日,便投降了,轻取居巢。

  而吕范则率一万五千人马,绕过居巢,直扑舒县。

  舒县。

  在陆康任庐江太守时,庐江郡治。

  这是个大县。

  单单靠赋税,供养县兵,就有五千多!

  在郡治外的所有县中,几乎属于兵马最多的!

  舒县县令、县丞、县尉,尽皆把家属送到了皖城。

  刘晔定计,之所以舍弃舒县。

  不是怀疑他们的忠诚度,若是怀疑,也不会让他们招募那么多县兵了。

  而是因为舒县周家,这个不确定的因素。

  看似中立。

  但万一周家举族帮助孙策,势必守不了。

  谁也无法断定周家现任家主,如何想的,又会如何做。

  舒县,厮杀声持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