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5章 急报入宫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邸报,激动得泪流满面,尤其是六房的文吏,他们与衙堂的捕快不同。

  衙堂的捕快大字不识一个,不能参加科举没什么好说的。

  但他们文吏是读书识字的。

  只因地位低下,就不能参加科举,这何等不公。

  户房文吏范郦告假回家,拿着邸报进门,对正在房中苦读的儿子道:“儿,你看这是什么!”

  范钦看了邸报,惊呼:“胥吏也能参加科举?”

  范郦激动地点点头,他这辈子就指望着儿子世袭他的差事,看到邸报,顿时又了希望。

  从今往后,吏员也能参加科举,有当官的资格。

  “不知良乡的工程师难不难考?”范钦道。

  “考不上,再考一次就是,爹听说匠人都能考上,你有何考不上的?”

  范钦点头,准备去良乡借书。

  良乡藏书馆,

  借阅《力学》、《算数学》、《化学》的人突然多了起来。

  良乡船厂很忙,江南来了一个富商,漕船、大黄船、杂舟各要二十艘。

  并且还问有没有可以出海的大宝船。

  “江南谁会要这么多船,宁王?”

  严成锦陷入思考中,大宝船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长度约为一百五十米,宽为六十米,像一艘大游轮。

  一般的商人不会买这种大船。

  因为漕运不让走这种船,会阻碍朝廷的粮船。

  对于漕运船只的规格,朝廷有明确的要求,什么船能载货多少,皆有定数。

  “买船的人是谁?”

  “叫罗璞,是江南做瓷器的商人。”张贤道。

  没听说过这号人,或许是宁王为了掩人耳目,随便找来的狗腿也说不定。

  慎重起见,严成锦决定把船卖给他,再顺藤摸瓜,看是不是宁王。

  谢丕再次来到良乡,对严成锦感激涕零,日夜跟在宋景身边,生怕错过重要的知识。

  “宋师傅,能否教我做宋氏天文望远镜?”谢丕觉得,还能做得更精细一些,看到月亮以外的地方。

  “不必喊我宋师傅,做宋氏望远镜简单,你去工坊看匠人就知道了。”

  为防止江南的山寨货模仿得太快,严成锦不许匠人之外的人,进入工坊,宋景除外。

  谢丕这几日,在良乡的中关村住下。

  这里的床十分奇怪,是铁床,上面可以睡一个人,下面还可以睡一个人。

  交谈得知,除了他一人出身官家外。

  其余五人,或是胥吏子弟,或是匠人。

  得知可以参加科举,五人激动难抑,夜里抱着书,准备去流民的草棚区。

  “你们要去何处?”

  “草棚那有个先生,叫程青山,学问做得很厉害,我们去听学,你去不去?”

  见五人都去,谢丕放下天文望远镜的原件,跟着去了草棚区。

  这里有一座灯火微醺的小屋,有人在讲学。

  蓦然发现,讲学的人不正是程伯父吗?

  “伯父,你怎么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坐下听讲。”程敏政红着脸。

  ……

  严府,

  严成锦有些意外,王不岁派人传回口信,运往朝鲜的精盐连人带货被劫持了。

  “是燕山君下的命令?”

  “小的也不知,是朝鲜的官差把东家带走了,东家磨破嘴皮,说我是他儿子,求留个钟,才让小的回来。”

  燕山君比朱厚照还奇葩,斩了三十多大臣,把国子监改成妓院,没什么他不敢做的。

  只是,他以为王不岁是普通的商队,劫了也就劫了,不会惊动朝廷。

  殊不知,这精盐有弘治皇帝的跟脚。

  回到书房,严成锦将谏言写在册子上,又在白纸画出脑图,换位思考,假如有人反对出兵朝鲜,他会怎么说?

  半个时辰后,严成锦从书房里走出来。

  “准备轿子,本少爷要进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