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2章 安排老爹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不停磕头:“……奴婢该死,殿下在弄米花。”

  弘治皇帝就知道,这孽子不会乖乖的读书,但河套大胜,他在兴头上,便不追究了。

  “先不管太子,说说这份捷报吧。”

  李东阳等人看了捷报。

  安定伯率军斩杀了两千多鞑靼人,还斩了达延汗的二子,乌特。

  重要的是,大明的心腹大患,火筛也在这次战斗中被斩杀。

  实乃大功!

  弘治皇帝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安定伯击虏有功,此战斩杀了鞑靼两千多人,还给朕夺回了河套地区,传朕的旨意,封安定伯为安定侯,镇守延绥。”

  没有陛下的旨意,老爹不得轻易班师回朝。

  封赏这种事,只能当儿子的代劳。

  严成锦思索片刻,仔细推演:“陛下,如此给家父进爵,太轻率了一些,恐怕会引起言官弹劾。”

  “严卿家觉得如何?”弘治皇帝笑问。

  “眼下三边总制一职空缺,不如就让家父担此重任,驻守三边。”

  侯爵还不如三边总制。

  爵爷一抓一大把。

  军功有了,爵位自然能升上去。

  三边总制只有一个。

  这个位置说是三边,实则统御九边,乃是边镇最高的将领。

  朝廷中,只有王越担任过。

  但王越为陛下不喜,没有体现这个位置的军权。

  老爹则不同。

  他受陛下信任,日后前途可至国公,集权于一身。

  且如今,也算得上大明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诸多头衔,快活成国宝了。

  当一个人活成了国宝,他就有可能成为大明的一束光……

  想想自己爹活成了一束光,他还挺光荣的。

  弘治皇帝嘴角微微一扯。

  若不是严成锦为官清正,严恪松又是个难得的儒将,他真觉得此父子有几分私心。

  李东阳沉吟片刻:“三边总制不可空缺,如今能担此重任的,也只有安定伯。”

  刘健和马文升微微颔首,点头表示同意。

  不管严成锦有没有私心。

  就眼下的局势而言,的确需要新任的三边总制,镇守河套。

  英国公驻守京营,保国公戴罪修长城,唯独还剩一个严恪松和王越能与达延汗一战。

  王越就不必提了。

  在京城倒是能吃能喝,真要去了边陲,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相比之下,严恪松最合适。

  贺兰山一战,宁夏守城战,再加上这次搜套计划,严恪松三次与达延汗交手,均无败绩。

  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火器的威力。

  但能打败达延汗,谁还不允许用火器?

  “臣只是谏言,若陛下觉得有私心,臣可收回刚才的话。”

  严成锦见气氛不太对,陛下为啥一直盯着他?

  “那你,到底有没有私心呀?”

  弘治皇帝似笑非笑,表情十分欠朱厚照气他一顿。

  有点可惜朱厚照没来,让他给陛下揍一顿,陛下抽舒服了,没准就爽快的答应了。

  “没有,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