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0章 举朝抗议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锦暗叹一声,十艘大船太少了。

  片刻后,他在舆图上不停地画圈圈,圈了十三个点。

  翌日,早朝。

  弘治皇帝没看见严成锦,牟斌禀报此子告假五日。

  “究竟有什么两全之策?”

  弘治皇帝有点怀疑自己的智商,着急退朝后,将内阁三人留在大殿。

  萧敬摊开舆图后,退到一边。

  弘治皇帝看着舆图喃喃自语,又似与人倾诉:“诸公以为,此子究竟有什么两全之策?”

  “臣猜测,此子,应当是想开海禁。”李东阳犹豫片刻后,沉声道。

  陛下早有心里准备时,严成锦说出来,也不至于太突兀。

  李东阳不动声色,注意弘治皇帝的脸色。

  刘健一脸阴沉,良乡商会的船下海南,等于将海禁撕开一个角。

  如今,此子竟想全开?

  弘治皇帝道:“高皇帝的祖制,让朕废除得所剩无几,若真开海禁,诸公以为如何?”

  有点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

  “开海禁,与朝廷无关紧要,可官员必定不会允许,毕竟,是违反祖制之事。”谢迁躬身,说得隐晦。

  东南的海外贸易严重,士绅偷偷下海,早不是秘密。

  弘治皇帝深以为然地点头。

  他当然希望实现盛世,可前提若是不断的废除祖制,难免有些动摇了。

  詹事府,

  文吏快步地走进杨廷和的值房,微微躬身。

  “没打听到消息,不过,听奉天殿的小太监说,陛下今日与大臣们在商讨,严成锦在想法子,或许是开海禁。”

  杨廷和派人打听,陛下打算如何处罚他和费宏。

  却听到这样的消息,心中猛然一紧,忽然,脸上又渐渐出现笑意。

  他想入内阁,严成锦也想入内阁,若百官知道他想开海禁,必定不会支持严成锦入阁。

  “除了陛下和三公,还有谁知道?”

  “只有奉天殿的门监和大人。”文吏小声道。

  杨廷和犯难了,该如何把消息传出去?

  两日过去,百官上朝没看见严成锦,听说了淮扬两府的事,顿时,变得忐忑起来。

  严成锦但凡沐休回来,必定会改祖制!

  如今的祖制还剩什么?海禁!

  左掖门外,李东阳站着队伍前列等候上朝,身后的百官窃窃私语,看来言官们都知道了。

  甫一踏入大殿,户部给事中刘鸿襄躬身:“臣听闻,严成锦在密谋要开海禁?”

  群臣就像煮开的水般,沸腾了。

  弘治皇帝不露痕迹的扯了扯嘴角,怎么传得这么快?

  李东阳心里喟叹,不知又有多少官员,要跪在奉天殿前。

  “严成锦谨小慎微,胆子极小,且海禁是祖制,刘大人多虑了。”曾鉴开口。

  谁不知你与严成锦相熟。

  刘鸿襄视线上移:“可两全之策,正是开海运,商货走船,漕运的水,用于灌溉田地。”

  百官也不傻,能考中科举的人,脑子里装着的,自然不会是豆腐。

  除了开海禁,那就只剩一个法子了,祈雨!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且看三日后,严成锦怎么说。”

  “陛下,万万不可开海禁啊!”

  大半官员跪伏下来。

  ……

  扬州府,

  陈良辅焦头烂额,士绅们要堵着漕河支流,百姓就偷偷把河堤毁了,打得你死我活。

  门皂小跑进来,领着脑袋开花的细户。

  “大人,又有人来告状了!”

  细户老翁跪在堂上:“大人,豪绅将田地租给我等,又不许放水灌溉,我等如何耕种?管杀不管埋,哪有这样的道理?小人没有银子缴税啊!”

  没有水灌溉,土地硬得像青石,牛都拉不动。

  就算灌溉了,也需要水养庄稼。

  陈良辅气急败坏抓起惊堂木,啪地一声:“传本官命令,谁也不许动漕运的水,谁敢动漕运,就抓起来!是堵是疏,等朝廷的旨意来了再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