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六二章 庶贵商政民意足(六)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历史走向,就是最大的依仗,而适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加速这个历史走向的过程,并未改变大局。

  只要楚王死,整个天下的局势必然如此。三晋入王子定一事,参加的只有韩魏,赵人随后便会准备在背后捅刀子。

  魏人得了大梁,迁都中原,也必然会导致各国一同征讨魏国,绝不会允许一个在中原咄咄逼人的魏。

  楚人的衰落,越人的南迁,这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适对于墨家经营彭城势在必得。

  若在以往,或许还有诸多质疑。

  但如今,有了商丘之战,适的眼光得到了墨家的赞同认可,对于天下大势的“把握”也是众墨者所信服的。

  他既说出,众人讨论之后,也都赞同。

  终归,商丘一战让众墨家看到了“约天下之剑”的希望,而这剑当然是越长越锋利越好。

  而现如今条件也算是成熟了,在沛邑三年,沛邑距离彭城不远,两地语言可通,气候相似,又有铁器开辟,正是万事俱备。

  商丘的事太复杂,就算是询政院成立,墨家只能在数年之内有足够的影响力,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力会逐渐减弱。

  至少不会如同现在一样,有破楚军、借粮食等事加成之下的全面支持,因而墨家有一块足够支撑自己发展的根基就极为重要。

  正如适所说的那般,众墨者也认为沛邑太小,只能约商丘而不能约天下,所以若是按照适的路子走,就必须要经营彭城。

  现在看来,适所说的约天下的手段,还是有用的,而且并不与墨子的理念冲突。

  墨子的理念是讲道理,让君王带头。

  适绝对没有表达过反对讲道理的意思,而只是说在讲道理之余,适当加上一点别的约束,比如一支被墨家掌控的军队。

  道理这东西,需要和拳头配合,这一点墨子从不反对:当年孤身入楚都给楚王和公输班讲道理的时候,墨子也没忘记让禽滑厘带着墨家弟子守备商丘,最终让他的道理有说服力的,还是那三百弟子。

  墨子饶有兴趣地看着那张简易地图,半晌点头道:“以此看,若能沛与彭城皆染色为墨,中原弭兵也就更有把握一些。天下好战之君便不敢轻动。”

  “今日我墨家能以数百精锐盟楚王与五步之内,将来若有万余成阵之军,配合火药,倒真的可以让天下好战之君弭兵观望。”

  “只是……这件事若想做成,不只是庶民同意,还要得到君子院赞同,才算是在规矩之内。”

  墨子正琢磨着自己是不是派人去和众贵族与宋公说明这件事对宋国的意义时,有墨者回报,说是皇父钺翎求见。

  适等弟子大喜,知道皇父钺翎此来,必有所求。

  墨子环顾众弟子,点了适的名字道:“既如此,你随我去见皇父钺翎。”

  适领命,其余墨者则又讨论一阵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