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二章 斩衰会葬斧金声(中)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瞒着墨子编造出这些童谣的适,连冷眼旁观这些贵族争权的心思都没有。

  就像是一个别有目的的人,在一群狗中丢下了一块肉骨头,便背着手施施然离开。

  并没有看狗咬狗的兴趣,只是为了百犬狂吠方便他做些曾会引起狗吠的事。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反过来也一样,林乱蝉无噪、山崩鸟不鸣。非无噪无声,山林所掩。

  商丘城的百姓,对于宋公的死也没有太多的情绪,只是互相告诉一声知道了就好。

  贵族的争权夺势、政变驱逐,宋人经历了太多,贵族们也演练了太多。

  早在子购由的父亲得位的时候,宋国便已经上演过一次经典的贵族之间的合纵连横。

  作为当年那场政变组织者的后代们,他们早已掌握的纯属。

  昔日宋景公死在游玩的路上,大尹秘不发丧,悄悄带着景公的尸体回来。

  借用景公的名头将宋国六卿招来,说是景公重病,请六卿盟誓不做对不起公室的事,否则必遭天诛。

  大尹拥立公子启,因为是假借景公之名请六卿盟誓,所以他没参加。

  大尹、公子启,以及他们一派的贵族封地多在远处,动员缓慢。

  司城得到消息后,判断局势认为自己在商丘优势很大,判断局势后立刻在城中传播谣言,说国君没病就死了,大尹还秘不发丧,国君到底是怎么死的,难道这还不清楚吗?

  借此煽动城中贵族和国人的不满情绪。

  大尹认为六卿是想合力对付自己,自己又没和他们盟誓,所以赶紧请太祝帮着写了誓词,要去和六卿盟誓。

  太祝判断了一下局势,发现司城已经开始动员私兵而且在商丘优势很大,转眼将誓词的消息卖给了司城。

  司城让大祝篡改了誓词,到处传播大尹弑君夺权的谣言,联合了乐氏、左师、门尹等。众人相商后,发誓将来将来取得大权后,三姓贵族共和而治。

  当天司城等便将钱财和兵器发给私兵部署,告诉他们不要担心将来不发达。当时部署们便高声呼喊在宋国除了司城我们谁也不认,你的话和国君的话是一样的。

  遂连夜政变,拥立公子德。公子德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公子启才是,所以公子德作为回报承认三姓共和而治的誓言。

  时光流逝,转眼已过几十年。

  当年的司城已不再当年那人,但却是当年那些人的子孙辈。

  他们祖父辈所做的这一切,对现在的他们而言,就是一场极好的家族教材。

  当年共同的敌人已经消失再无势力,当年的盟约也就不再有人遵守,当年的盟友也就成了现在的敌人。

  没有永恒的敌人,于是也就没有永恒的盟友。

  昔日那场政变,最大的教训就是盟约盟誓并没有什么用,最有用的还是各自的私兵,谁能先把封地私兵动员起来控制局面,谁就是胜利者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