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 编制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后日集合之前,乡里武装部的院落附近已经挤满了人。

  街上的商贩大声叫喊着,在售卖炒花生和葵花籽,以及一些军中士卒常用的便宜货物。

  几个在附近巡逻的带着红色袖标的卫兵正将几个想要混进去兜售酒水的小商贩赶走。

  几个以前服役时候相熟的人蹲在墙角正在闲聊,还有几个沉迷于这些年在泗上流行起来的象棋的人正将随身携带的木头棋子在地上画出的棋盘上和人对弈,旁边站着一群人观看。

  嘟嘟嘟……

  哨声响起的时候,乡里各个村社赶来的人都纷纷起身,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快速地闭上了嘴。

  乡里面负责军事的人拿着一本厚厚的军书册,各个村社的人按照村社站在一起。

  只是军书十二卷,卷卷都有没来的人。

  几个村社的村正解释了一下,没来的要么就是生病晚一些时间来,要么就是之前申请同意后离开了村社去往了南海,但凡能来的都已经来了。

  “去了南海也是一样,只要是退役五年之内的,都会征召,只是服役的地点在南海,那也没有什么区别。”

  乡里武装部的人和各个村社的人核对了名单后,给出了一个说法。

  各个村社在特殊征召的时候,都是墨者代表留在村子里,村正负责一些服役之类的事。

  各个村子的村正最起码都当过伍长,一般都是司马长之类的曾经的低级军官,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尤其是这些年村社集体劳作和挖掘水渠等需要组织术的活动,也锻炼了一下各个村社的村正,带领乡人集合的能力还是有的。

  集合之后,乡里宣义部的人出面讲了讲大致的情况,明天他们就要出发前往县里,最终在彭城、沛邑、广陵、莒等一共五个集结点集结,就近分配到各部之中。

  这些人并非全都是战兵,真要打起来除了一些人转入部队做二线部队外,半数以上都会作为辎重兵。

  真正的作战主力还是那几个常备的师,这些临时征召的二线的退役士卒在战斗中一般作为抗线、拉伸战线等目的。

  …………

  沛邑。

  作为泗上除南海阳禺之外的五个集结点之一,几日后这里已经集结了将近两万人。

  帐篷扎起,带着袖标的维持秩序的督检部的内务人员游走街市,巡查秩序。

  城外的一处军营,刚刚升为中校的庶俘芈正在和几个同僚闲聊。

  因为原本上士、中士、下士体系的存在,以及尉官一般都是各国的中央任职的类似于大司马一样的高阶官僚,泗上的连长之类一般都是士,而再高一级的则是校,符合时代和此时天下的习惯绕开了尉官这个名称。

  四年前庶俘芈从赵地回来,因为在赵地的功勋升为下校,随后进入军校学习,两年半的学习生涯结束后,直接进了骑兵旅做了一年多的副旅帅。

  随后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