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糊涂_大唐里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回鹘左部敦王,胡咄度。

  这人在大唐的履历是十分亮眼的。景中年间,回鹘左部三万兵马在胡咄度的率领下,率先南下助大唐平叛,历经十三年,大小阵仗一千三百余次,作为主力,与剑南军、淮西军、河西军、安西军一道并肩作战,最后击垮了叛军。

  可谓功不可没。

  胡咄度本人既是回鹘王庭的左部敦王,又是大唐授封的瀚海节度使。每年受金银钱二十万贯、布两万匹。是大唐稳定北方室韦、契丹的中流砥柱。

  兴庆元年,大唐新皇登基。胡咄度加封瀚海公,实际上与回鹘汗部的地位平齐,只是回鹘内部有地位高低不同而已。兴庆元年,胡咄度将爱女晋献嫁予唐廷二皇子赵硕,称鹘妃。更加巩固了回鹘左部与大唐之间的关系。

  原本,胡咄度应该是大唐最为可靠的战友。但这一切的变化,就源自于去年回鹘汗庭老汗王的薨逝。

  自从北庭军和安西军一道东征平叛,人去楼空之后,整个西域便就只剩下了日渐庞大强壮的回鹘。这二十几年如是,回鹘汗阿史那部兵强马壮,统户三十余万,拥兵十余万。在雪山草甸间,牛羊遍地。大河边绿洲上,更是人丁兴旺。

  可瀚海的天气恶劣,入冬又早,水草不丰,还要面对匈奴残部、室韦、契丹,是以左部回鹘生存比之汗部更为艰难。胡咄度也三翻四次向汗部恳求,能让左部子民在秋季翻越北天山,去到北庭放牧,却一直被汗部拒绝不允。

  胡咄度虽明面上对汗部谦让,可实际上却不见得能服气服心。但老汗王在回鹘各部中的地位超然,不好得罪。眼见老汗王去岁薨逝,吐蕃约茹又日益进逼,胡咄度料想汗庭也是要人之际,于是便再一次向继位汗王阿史那药罗托上表商请。

  可出人意料的是,汗部仍以“左部乃瀚海之柱”的理由拒绝地干净利落。言必称自有右部相助,安西无虞,不须左部内迁北天山。

  胡咄度恼羞成怒,一时便就断了与汗庭的联络,自顾自地在漠北自立自重。左部子民翻越北天山进入北庭,也不加约束,让左部与汗庭的关系处在一个十分危险的临界点上。

  只不过,如今约茹围住了焉耆,汗部无暇东顾,只明面上维持上下称呼,实际上两部人马,早已离心离德,不如往日……

  王渠让道:“左部敦王与吐蕃之间也有书信往来,只是内容为何暂时不知。都督府下对于此事三缄其口,主要还是需要依仗左部在漠北的助力。朝廷也并非不知,但此一时彼一时,只要他们不是明面上反唐叛唐,能维系那便小心维系……”

  赵正听完王渠让的介绍,不住摇头,心道这国与国,部落与部落间乱七八糟的苟且事真的让人防不胜防。别说回鹘与大唐,回鹘与吐蕃、吐蕃与大唐,便是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