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散朝_大唐里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议仍在继续,气氛愈发剑拔弩张。

  太子亲自下场,驳斥安国公对在赵正的六大控诉。所有人都好奇,他们这唱的是哪出戏。唯独主角,却一言不发,只端坐在蒲团上,静静观望。

  面对太子殿下的反问,赵金玉与赵坤正面对峙,毫不退让。

  “太子殿下!家有家规,国有国法。铸币权限乃朝廷指定,这是关乎国本的大事。今日赵元良能因路途遥远,山高阻塞私铸铜币,那来日李元良是否也能效仿?张元良呢?胡元良呢?是否皆能循此旧历,私开铸币工坊?此先河一开,最终后果不难预料,便是朝廷铜币信用破产,市面劣币驱逐良币,导致物价崩溃,进而国家崩溃!”

  “就算赵元良是为了稳定安西军政,那也不能就此罪姑息!”赵金玉接着面向圣人,接着道:“陛下,就算只这一宗罪名,赵元良也该受到处罚。只是念在他在安西的军功,所铸铜币制式与大唐铜币略有差异,该轻该重,还望陛下定夺!”

  赵金玉据理力争,让太子赵坤瞬间哑火。固然站在前线来说,稳定军心是首当其冲的头等大事。但站在朝堂说话,没有人会以扰乱整个货币体系的代价去为安西的私币争辩。

  赵正也明白其中道理,若是让他来说,他还能说更多,说得更加严重。这事要怪只能怪他自己大意。当初只得到了朝廷不过问安西财政的承诺,却没有得到可以私铸钱币的许可。其余罪名不用明辨,只这一条,赵正这莫须有怕是跑不了。

  銮座上的赵玔此时已心静了下来,他思前想后,道:“这六大罪,大多不过捕风捉影,做不得数。什么阵前喊千岁,朕当年率军争讨叛逆之时还不是圣人,一样有人喊万岁。这不能怪元良。至于与汗妃私通,更是滑稽。回鹘汗庭的奏报相信诸位卿家都已看过,汗叔巴特谋反,才得以诛杀。此二事,就不要再论了。也不怕人笑话。”

  说罢,他看向了赵正,“赵元良,朕念你军功斐然,稳定安西之功,铸币也非一己之私,免你私铸铜币的死罪。但安国公说的不错,若是不加以惩治,日后各封地、各节度使都依葫芦画瓢,那朕之府库,还能有几个钱的收入?”

  他思虑了一番,道:“中书拟旨,褫夺苍宣侯赵正赵元良检校兵部尚书的加恩,降镇军大将军为归德将军,并罚俸三年。”

  “臣,谢圣人天恩!”赵正合首而拜,散衔降到从三品,无伤大雅。就是罚俸三年有些狠,家里六口人,可是靠着他的工钱吃喝呢。

  赵玔没了心情,有些心灰意冷的模样,他摆了摆手:“至于南诏,着礼部安抚。徐王赵骈,既然吵着嚷着要去,便领黔州都督职,节度黔中、剑南、岭南三道。兵部选调得力将领随行,重组左右领军卫。御史台派员常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