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章 大儒云集,国子监会讲,开宗立言第一步!_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长宁公主代替镇国公执掌统帅大权,与卷土重来的蛮族进行了数次激烈的大战。

  所幸在大战当中,并未看到万妖国的身影。

  同时,大周帝国南边的龙门郡,二皇子也厉兵秣马,准备应对已经陈兵边境,即将越过金庭山的离国军队。

  战争的阴霾,笼罩在天符帝和群臣头上。

  在军功爵制的吸引之下,无数百姓和世家大族的奴仆,都踊跃参军。

  惟有读书人,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或针砭时局,或风花雪月,或埋头苦读。

  这一个月时间,李青也恪守御史职责,接连弹劾了数名朝中官员。

  闲暇时间,便去东厂给那些宦官们讲了几堂课。

  出乎李青意料的是,他每一次布置下的任务,这些宦官都能超额完成。

  千字文已经讲完接近三分之二,只要是他教过的文字,东厂宦官们都能一字不差的牢牢记住,没有一个例外。

  与此同时,这一个月以来,科举心得和传世录两本书也风靡盛京。

  几乎每一个志在科举的学子,手上都捧着状元心得当成圣贤书细细研读。

  传世录也在读书人的圈子里,闹得满城风雨。

  有人十分赞同李青的思想和学说,认为这是儒学的发展和进步。

  但更多人站在礼制的角度上,宣称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以此来抨击李青的民贵君轻社稷次之的思想。

  这一观点,似乎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得到许多迂腐书生的认可,致使抨击李青的声音越来越大。

  儒家的根基便是礼制。

  百姓的重要性,居然在君王之上,这可不就是礼乐崩坏?

  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到了最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子的加入,甚至凝聚起了一波抨击李青的浪潮。

  认为他的思想有悖礼制,与孔圣的思想相悖。

  以至于在这种抨击的声音之下,传世录中记载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反而没有得到多少人的关注。

  从御史台下值之后,李青刚回府没多久,王琰和王薪兄弟二人就登门了。

  “老师,如今抨击你离经叛道,不尊礼制,与孔圣思想相悖的文人士子越来越多了。”

  王琰的脸色十分不好,忧心忡忡的说道。

  明明老师的思想和学说并没有错,却因为与礼制相悖,与孔圣思想相悖,就遭受无端的抨击和指责。

  王薪也愤愤不平,直接破口大骂:“迂腐!那些文人士子实在是太迂腐了,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学说和思想怎么可能一成不变,孔圣当时的王朝情况与如今截然不同,我们岂能抱着几千年前的东西原地踏步呢!”

  “老师您不用为此灰心,但凡新的学说和思想问世,都会被一群食古不化的家伙抨击和指责。就像当年先贤朱龁的理学,也遭到无数儒生的抨击。”

  “可一千年过去,人族七国,

  请收藏:https://m.ppzw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